Objective-C Hello World:新手入门与环境搭建教程
这是文章《Objective-C 你好世界教程》的第1部分(共1部分)。
由于以往在编程课程中习惯以向计算机屏幕输出“Hello World!”的程序作为开始,所以我们将以开发者工具的使用为起点,并深入学习“Hello World”代码。
Objective-C 概述
Objective-C 是一种编程语言,主要用于编写适用于苹果 iOS 和 macOS 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Objective-C 编程语言基于 C 语言,但它增加了对面向对象编程的支持。所有的 Objective-C 编程都在 Foundation 框架下进行。
安装苹果开发者工具
编写 iOS 和 Mac 应用程序所需的主要应用程序是 Xcode。Xcode 是苹果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只能在 Mac 上使用,可从 App Store 下载。
开始使用 Xcode
Xcode 位于“应用程序”(Applications)文件夹中,当其启动时会弹出以下对话框:选择“创建新的 Xcode 项目”(Create a new Xcode project),并按照下面的设置向导进行操作:
在这些教程中,我们将专注于基本的编程方面,避免涉及用户界面以简化学习过程,因此选择“命令行工具”(Command Line Tool)并点击“下一步”(Next)。
输入您所在组织的详细信息和项目名称。如下图所示选择 Objective-C 语言并点击“下一步”:
在接下来的窗口中,选择您想要创建项目目录的文件夹。这个项目不需要存储库,因此取消选中“创建 Git 存储库”(Create git repository)的复选框。最后,点击“创建”(Create)按钮。
过一会儿,您将会看到 Xcode 的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Objective-C 程序的扩展名是 .m
。
代码解析
当程序第一次启动时,main
函数会被调用。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这个语句写在 main
函数之上。当 Xcode 创建项目时,它会导入 Foundation 框架。框架是一组相关的类、函数、常量和类型。Foundation 框架包含了在所有 iOS 和 macOS 应用程序中使用的基础类。与 C 语言中使用的 #include
相比,#import
更快、更高效。当编译器遇到 #include
指令时,它会直接复制和粘贴要包含的文件内容。而当编译器遇到 #import
指令时,它首先检查是否有其他文件已经导入或包含了该文件。
下面是“Hello World”的代码:main.m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 insert code here...
NSLog(@"Hello, World!");
}
return 0;
}
@autoreleasepool
创建了一个作用域,并明确了池内的内容。我们所有的代码都写在@autoreleasepool
块内部。- 下一行调用了
NSLog
,这是一个由 Foundation 框架提供的函数。这个函数与 C 语言中的printf()
函数非常相似。它接受一个格式字符串,并且可以包含可替换的占位符。主要明显的区别是NSLog
会在字符串后自动添加一个换行符。 @""
是 Objective-C 中用于从给定字符字符串创建NSString
对象(Foundation 框架的另一个类,我们将在后面讨论)的简写。return 0;
:按照惯例,返回值为零表示函数执行成功。
从左上角构建并运行程序。在下方控制台中显示以下输出。
NSLog()
的输出会以日期、时间、程序名称和进程 ID 作为前缀。Program exited with status value:0
– 这表示main
函数的返回值。
这结束了本教程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