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存储的一个用途建议

我想要开展(梦)区块链存储利用业务。

我对区块链存储在商业方面很感兴趣。这个话题对我个人来说是无法独立完成的,所以我希望能够与其他赞同的人一起合作。最初可能是与大学等机构进行共同研究。从话题角度来说,可以说是接近于所谓的网格计算(有实际需求)。

首先,我想在介绍一下区块链存储的最新情况,主要是通过链接介绍,然后谈谈即将推出的业务,以及用于人类基因组信息分析的存储服务。

关于“区块链存储”的一般论述可以参考利用区块链的云存储安全策略(虽然这只是一个概述,可能并不太有参考价值)。

(1) Chinese:
Storj

这是我们的官方网站:https://storj.io/

什么是Storj?

建议阅读以下技术解释。Proof-of-Storage是关键词。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を利用したストレージサービス「Storj」

似乎是发音为「ストージ」。Storj的用户可以在形成了P2P型网络的网络内保存文件到他人的电脑上,并支付虚拟货币(Storjcoin X:通称SJCX)作为回报。此外,如果将他人的文件保存到自己的电脑上,则可以获得SJCX。

我认为Storj最初以与Dropbox正面对决的大嘴形象受到关注,可能对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参考(冷静な考察) http://coinandpeace.hatenablog.com/entry/2015/02/04/141814

本月,Storj正在更新白皮书。

    https://storj.io/storj.pdf

抽象
实施客户端加密的点对点云存储网络将允许用户在不依赖第三方存储供应商的情况下传输和共享数据。去除集中控制将减轻传统数据故障和停机的大部分影响,同时显著增加安全性、隐私性和数据控制能力。对于生产存储系统而言,点对点网络通常不可行,因为数据可用性是由其受欢迎程度决定,而不是实用性。我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挑战-响应验证系统与直接支付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定期检查数据完整性,并向维护数据的节点提供奖励。我们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模型来解决访问和性能方面的问题,该模型由一组独立或联合节点组成。

在最新白皮书中,没有提到Dropbox这个词。
最近几个月里,似乎已经发布了各种针对Storj客户端的SDK,如果想开始使用的话,也许现在是个好时机。

    例、python SDK https://github.com/Storj/storj-python-sdk

(2) 大链数据库

在本网站上,您可以找到“https://www.bigchaindb.com/”。

这份白皮书中,Big Mouth有一点显眼。它作为幕后的数据库承担了rethinkdb,但因为rethinkdb的开发者关闭了,所以从上个月开始提到了让幕后的数据库也能使用mongodb。也许将来以mongodb为基础会更有安全感。

    このコミット履歴

开源是好的。以Python为基础,用Flask作为WAF(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感兴趣的人来说,可以浏览源代码来了解。目前正在积极开发中。文档的整理和维护感觉还不错。

    https://docs.bigchaindb.com/projects/server/en/latest/index.html

(3) 证明记录 / 证明

请访问以下链接:https://sivira.co/

“Broof”是我们自主开发的区块链技术,以及基于它的日志存储服务”Proof log”。非常高兴这是我们国内自主研发的产品,团队成员给人一种出色的感觉,值得期待。

由于这个是闭源的,所以无法详细解释,但它能够在日语中阅读使用案例。

(Note: The provided text is in Japanese. Here’s a paraphrase in Chinese.)

据说在后端使用了Postgres和Cassandra。

人类基因组信息解析存储服务的事业计划

进行人类基因组信息分析需要拥有数百万千字节级别的存储。

在21世纪即将结束之际完成的人类基因组信息分析研究项目“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个项目本身已成为维基百科和世界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随后,以美国为首的VB公司推动了分析技术的巨大进步,如今,再加上中国企业的参与,已经能够在不到一周时间和不到1000美元的费用内从个体中提取出大致的基因组信息。

目前的重大问题是信息分析。计算量大且需要大量存储空间。所谓的生物信息学正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虽然我不详细介绍,但如果您有兴趣,请以以下为出发点阅读:
http://bi.biopapyrus.net/

我目前正在创建关于Python进行基因组分析等方面的笔记,等整理好了以后,我想在gist之类的地方发布出来。

在人类基因组信息分析中,隐私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NHK《聚焦时事》的说法,涉及生死关系的信息可能包含在个人基因(≒人类基因组)中,被称为”终极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目前人类基因组的解析是在具备严格安全保障的研究机构的超级计算机中进行的。

对于改动是不可能的、安全且相对便宜的存储需求很大。

参与生物基因组分析的人们普遍持相同意见。

暫時只需要便宜的儲存就好。
將讀取的基因組資訊公開在網絡上的「生物數據庫」中已成為通過基因組相關論文的審查所必需的條件。全球的計算生物學研究者們希望能夠以低價合約租用數百萬兆位元容量的儲存空間,以進行基於這些資訊的額外實驗。

如果Dropbox提供了以拍字节为单位的廉价合约方案,那么全球的驱动生物研究者们可能会纷纷申请合约。换句话说,就是提供艾克赛拍级别的存储空间。

我认为可以之后仔细考虑保证完整性和保密性的问题。

如果对这种业务感兴趣的人

如果区块链领域的技术人员对使用区块链存储为驱动生物研究者提供存储服务感兴趣,想不出其他信息来源,请暂时联系我(笑)。我们可以讨论如何对生物医学进步做出贡献等具体话题。

考虑到驱动程序研究人员的素养,我认为开发语言应该选择Python或Java/Scala。由于这是一个信息量巨大的世界,我认为最好结合常规意义上的信息共享网络服务进行服务化。无论是否使用bigchaindb,我认为前端可能最好是由熟练使用Python的人参与开发,使用Flask+Mongo来构建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次就说到这里吧。
作为一个关于近未来的话题,我们也可以考虑基于基因组的保险业务,但是这个内容将在明年之后的圣诞节日历上呈现。

区块链界的朋友们,虽然还有点早,但圣诞快乐♪

banner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