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翻译请求的句子:“Redis, Redis Sentinel 的引入”将句子翻译为中文后,可以得到以下的表达方式:“Redis, Redis Sentinel 的安装部署”

安装

使用yum命令安装了Redis的最新版本- Qiita。
安装Redis后,还附带了一个名为Redis Sentinel的高可用构建工具。

Redis的配置

编辑/etc/redis.conf文件。
默认情况下,该文件包含选项bind 127.0.0.1,表示只能从本地主机连接,需要注意。如果没有指定,则可以从任何地方连接。以指定自己的IP为形式,可能不能指定子网等,稍微有些麻烦……

如果要从外部连接,需要进行此设置,并且需要打开端口等设置。

设置Redis从节点

准备另一台设备作为从设备。设定如下:
192.168.10.11为主设备,
192.168.10.12为从设备。

只需在slave的/etc/redis.conf文件中指定slaveof 192.168.10.11 6379即可。可以使用redis-cli info replication命令在每个环境中确认设置。

Redis Sentinel的配置

Redis Sentinel 是一个带有HA配置工具的选项,可以在主服务器宕机时将从服务器升级为主服务器。
由于可以与Redis共存,所以可以以每个主从服务器各1个的形式启动。

更改每个/etc/redis-sentinel.conf的sentinel monitor部分。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92.168.10.11 6379 1
将最后的数字(quorum)设置为1是为了即使有两个sentinel之一出现故障,也能进行故障转移。如果为1,那么只需一台主服务器宕机的判定,就会切换。

师傅掉线了!可以通过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30000” 这样的形式指定判断时间,默认为30秒。如果要真正确保高可用性,还需要考虑放在不同地点并调整其他的恢复机制……

有许多涉及can-failover部分的文章,但似乎已经消失了。

只需要指定主节点就可以了。关于自己的从节点是哪个,是否存在其他监视自己的sentinel等必要信息,主节点都掌握着,并且只需与主节点进行通信,就能完全了解并以理想的方式运作!这真的太方便了,虽然功能相对专一,但使用起来非常简便!Sentinel真的很棒!

故障切り替え時,原先的从服务器将被提升为新的主服务器,原先的从服务器的Redis和各个Sentinel的配置文件将被更新,并以全新的配置运行。
将原先的主服务器恢复时,它将作为新主服务器的从服务器运行。配置文件也将在启动后被改写。Sentinel将主机信息保存在配置文件中,并据此进行配置。

由于 Sentinel 经常频繁地更改配置文件,因此在进行验证时最好提前备份配置文件。

bannerAds